山东日照:加快建设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
宋庆艳 主 琳 郑 波
“黄海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1986年石臼港正式开港开放,1989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自此掀开了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篇章。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日照考察时指出,“日照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建设起来的,各种综合因素聚集优化,异军突起,成为一个重要港口。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日照勇立潮头、奋楫笃行,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聚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整体布局、深度融合、相互赋能,全力打造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新样板。
共荣·浪涌千帆处
对日照而言,港口是最核心的战略资源、最重要的发展平台。
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第一站,就来到日照港。他指出,“日照港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港口,近年来推进科技创新,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不仅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还积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值得肯定”。
牢记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新篇。2024年12月12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意见》,让日照、日照港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战略位势更加凸显、支撑更加有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日照主动把握发展机遇,2025年2月7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推进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工作,谋划进一步做好“强港、兴产、活城”文章。
日照港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两条千公里铁路直抵港区的港口。瓦日、新菏兖日两条铁路横跨东西,是连接我国中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沿海港口的重要运输大动脉。依据两条铁路,日照港服务网络覆盖晋陕豫等黄河沿岸区域,惠及煤炭、钢铁企业200余家。
服务能级不断跃升,智慧化港口建设有声有色。近年来,日照港实现了船舶卸货至火车装车、火车卸货至船舶装船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全员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基于5G通信、数字中台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开发轻量化算力平台,构建起智能堆场管理系统,实现了作业全场景的可视化管控。截至目前,日照港有6个货种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9个货种吞吐量突破千万吨大关,已成为一个全球大宗原材料、能源、粮食等的供应链枢纽。
城市助力港口腾飞,港口反哺城市经济。依托港口辐射战略位势,日照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巩固提升优势临港产业。有关数据显示,日照临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和利税的85%以上,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撑力量。
黄海之滨,巨大桥吊巍然屹立,集装箱班轮络绎不绝,这座年轻的5亿吨港口正向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迈进。
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张明军 摄
共美·城乡染新绿
夏日海滨,骑行爱好者沿着阳光海岸绿道骑行,迎着海风一路飞驰,格外惬意。这条蜿蜒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热门场所,也成为活力日照的一张亮丽名片。
“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绿道建设把自然景色和人工设施很好地结合起来,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202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时指出。
殷殷嘱托,为日照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日照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保持100%,入选全国全域创建美丽海湾试点城市。
今年5月25日,升级改造的海龙湾全面开放,成为又一热门旅游打卡地。站在海龙湾的金沙滩上,很难想象脚下曾是另一番模样。“之前这里是煤炭作业区,一列列运煤火车呼啸而至,装卸时煤尘扬起,连海风都带着股呛人的味道。”市民刘女士回忆道。
变化始于2017年,日照港启动“东煤南移”工程,靠近主城区的石臼港区东区煤炭运输功能被逐步搬迁到远离城区的石臼港区南区,港口与城市布局更趋优化。
海龙湾作为我国首个“退港还海”的港口岸线修复整治工程,共修复1882米生态岸线,新增46万平方米沙滩。昔日“黑煤场”变身“金沙滩”,成为江豚跃动、白鹭栖息的生态绿廊。
海龙湾的蜕变,不仅是海岸线的升级重塑,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写照。日照牢记嘱托,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4年,日照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4%,居山东省第一方阵;国控、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城市绿意盎然,乡村亦焕发新颜。
日照积极拓展良好生态资源向优质旅游产品转化通道。五莲县户部乡黄崖川村,因生态优美成为写生基地,九仙山与龙潭河山水相间的田园雅趣翩然落入画笔;在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张家台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住民宿、体验渔家文化,享受着赶海拾贝的乐趣。
一海阳光,一城绿美,生态宜居的日照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共进·向海而新生
“从项目签约落地到厂房装修,我只来过日照高新区一次,中间许多手续都由高新区帮办代办,太省心省事了!”曜辉精密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日照制定实施了《日照市2024年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方案》,聚焦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项目落地全流程,全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办事”等改革,推广“拿地即开工”、“打捆”审批等服务模式,让市场主体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心。
202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山东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
时代激流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日照坚持“顶天立地”谋改革、“求真务实”推改革、“沟通协调”促改革,不断推动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和省委改革要求在日照落地落实,有力激发发展动力活力。今年1至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3%,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改革重塑现代产业体系。
——深入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登。钢铁新材料产值占钢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30%,先进钢铁制造产业跻身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农机装备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孵化培育新兴和未来产业,塑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低空经济产业集群纳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入选省级支柱型雁阵集群,数字产业集聚度居全省第5位。
改革赋能港产城深度融合。
——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港区、城区、园区”三区互融,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建成并投入运营,为传统干散货作业模式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行业解决方案;自主研发并投用全国产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以科技创新为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强化赋能,“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蓝图正逐步成为现实。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以“项目提升年”为牵引,日照市、日照港与上海临港集团深化联动开发,合力推进“山东港口海龙湾协同区”等临港产业项目合作,组建百亿级“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基金群”,积极争创“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充分发挥港口供应链枢纽和产业链集聚平台优势,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是驱动日照实现能级跃升、服务国家战略的战略基点。站在新的起点,日照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持续深化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以更大魄力、更实举措做深做实融合发展这篇文章,着力将港口的巨大“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量”,奋力书写港产城共生共荣、向海图强的崭新篇章。
(作者单位:日照日报社、日照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郭慧)